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围绕“5+1”现代产业“16+1”重点领域,“10+3”现代农业部分领域和科技协同创新等重点任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一、总体绩效目标
高新技术领域力争突破关键技术300项以上,申请软著、专利500项以上,获得授权200项以上,形成重点产品120款以上,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
二、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三、支持类型和经费
按照“5+1”产业重大项目、“5+1”产业面上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支持。
(一)“5+1”产业重大项目。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各市(州)布局重大产业化项目。注重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注重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衔接,注重和扩大在创新中科技人员的自主权和鼓励自由探索。
除特别说明外,经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见指南有关说明。
(二)“5+1”产业面上项。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已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形成一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三)协同创新项目。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协同创新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和优势领域,以科技协同创新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符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为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四、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为2年,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
五、支持重点
(一)“5+1”产业重大项目。
电子信息领域:
1.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有关说明: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120Hz高像素密度AMOLED显示技术及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QHD的120Hz驱动显示技术,探究合理的面板设计方案,包括像素布局、薄膜晶体管宽长比,Cst大小及移位寄存器驱动方式,实现高刷新频率与屏内开孔技术、柔性集成触控技术的匹配,提升画质和客户体验。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5项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完成3款产品量产;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2)高精度G8.5灰阶掩膜版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G8.5代平板显示用灰阶(Gray-tone)掩膜版制造关键技术和工艺研究,掌握制造过程中的超高精度光刻、先进化学制程、掩膜版高效清洗、先进测量、高精度光学检查、高精度掩膜版修补等掩膜版制造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规模,实现国产化配套。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项以上(产能≥30片/年);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国产多核心通用处理器芯片优化设计及开发适配。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自主可控架构的多核心处理器芯片的核心、封装设计及基于该芯片的整机主板设计研发,完善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基础软件的开发适配。实现可满足高端桌面计算及中低端服务器应用的芯片、整机、基础软件环境综合的全套自主可控通用芯片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款,实现2~3个领域示范应用;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4)8K超高清图像传感器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8K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突破大面阵、低噪声、无果冻效应和BSI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高帧率、高分辨率8K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推进8K成像设备国产化进程。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集成电路布图5项;芯片从电路设计到制造全流程国产化;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5)超大尺寸多点触控电容显示屏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无线网格控制、边缘走线镀金属法、网格式金属导电层电路和钛铜材料应用等技术融合,突破多点触控技术、边缘走线、电路系统设计和高强度制作等超大尺寸电容屏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实现高清晰显示,低电阻率,触控灵敏,反应快、寿命长,具备多点触控且符合电子行业标准的大尺寸投射式电容屏大规模生产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不少于2个;示范应用不少于1个;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
(6)高可靠性多列功率器件贴片用节能引线框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高输入阻抗、低驱动功率、高开关速度的功率器件热稳定性,突破精密级进多条模具结构设计、高利用高效多列模具结构设计、表面处理防污环保技术、药水防渗漏麻点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解决料带不平整、塌角、精度、锡亲和性等问题,形成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中试生产线1条;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7)应用于多波束通信的系列国产射频芯片。
研究内容:研制一系列应用于多波束通信系统的国产射频芯片,实现关键芯片的国产化和低成本化。包括基于国产工艺线的GaN功放芯片、幅相芯片和表贴变频芯片,实现对收发信号的收发放大、幅相控制及频率变换等功能,具有自主可控、低成本、高集成度、高精度、低功耗、小体积等多项优势,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芯片产品6项;在卫星通信、气象雷达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8)面向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的安全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的安全芯片,突破基于隐藏指令挖掘的嵌入式处理器净化技术、阐明基于逻辑网表检测的FPGA器件防御手段,形成基于模型的系统芯片安全评估方法,大幅提升我国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的芯片安全性,增强产品在各领域市场的竞争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基于安全芯片的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样机1台;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9)三维光学工业轮廓传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由表面局部形变的光学非接触测量技术,智能轮廓匹配算法,大尺寸360度3D/2D光学轮廓测量原理研究,无缝轮廓融合技术,高精度图像校正技术,大面积快速3D测量技术,以及光学设备介入工业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开展应用示范1个;项目执行期内实现产值1000万元。
(10)工业新型X射线图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型X射线图像传感器,研究具有高光-光、光-电传感效率和灵敏度的新型X射线探测与成像功能单元与模块及其相关制造工艺技术。掌握功能层的大面积、低成本制备、厚度与均匀性控制技术,以及功能单元合成工艺与器件化工艺;研究图像传感器件中功能单元的X光探测响应特性,抗X射线辐射加固技术,以及温湿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变化规律,循环弯曲状态下光电转换性能的稳定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项目执行期内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11)TGV/TSV的晶圆级MEMS封装工艺。
研究内容:研究TSV/TGV微孔的金属化工艺,突破目前针对大尺寸、任意形状、高深宽比及盲孔金属化的技术难点。探究基于液态金属纯物理过程的微孔填充技术、后道工序兼容性、再布线可靠性及填充物电性能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高效、高可靠工艺设备的研制生产,实现整套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的固化,形成规模化的服务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2个;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2)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IHP-SAW滤波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5G移动通信设备对小型化、高性能声波滤波芯片的应用需求,开展IHP-SAW谐振器芯片结构的设计创新和优化,研究声波在IHP基材中的传输特性以及IHP-SAW结构的声波谐振特性,优化IHP-SAW中压电材料层与二氧化硅层的结构组合,设计出具有高品质因素,低温度偏移系数的声波谐振器,开发出小型化、低插损、低温度偏移系数的IHP-SAW滤波器芯片,完成并量产中心频率在3.55GHz、3.45GHz和2.595GHz的三款IHP-SAW滤波器,实现IHP-SAW滤波器芯片在5G移动通信(sub-6G)中2~4GHz频段内的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
2.新一代网络技术。
有关说明:新一代网络领技术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5G的智慧宅域网接入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5G智慧宅域网保障技术研究,开发智慧物联网接入系统、智慧物联网络接入网关和智慧家庭边缘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为5G新型存储应用提供平台支持的新一代高速、智能、全接入宅域网架构,并形成智慧宅域网典型应用场景。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2)无源蜂窝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能量“开源节流”技术、长程反向散射通信技术研究,突破无源蜂窝物联网中系统信息模型、通信组网协议、大容量大并发接入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制无源终端/节点、蜂窝中继器、5G智能网关等核心设备,实现对5G网络无源终端/节点的兼容与延伸。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2家;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发表SCI论文不少于5篇;新增产值超过1000万元。
(3)面向F5G的混沌物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基于混沌物理的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机制研究,突破实用化传输与信息安全传输等关键技术,开发系统关键器件模块,为F5G及其与5G协同联动中的信息安全传输提供技术支撑;完成产品研制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器件或模块产品不低于3种,开展应用示范3家以上,新增产值不少于3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4)卫星互联网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多型卫星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制和应用技术研究,构建集自主创新开发、仿真分析、测试验证、效能评估于一体的卫星互联网通信系统平台,研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应用示范作用的卫星互联网通信系统产品,打造卫星互联网通信产业集群。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建成演示验证、示范应用、仿真测试等平台至少1套;申请专利不少于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新增销售不低于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5)适应恶劣灾害环境的5G智能应急指挥网络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复杂恶劣环境下应急指挥网络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型研究;突破自适应传输技术、网络形成与演化控制机制、“天-空-地”一体化快速随遇接入与自适应组网、多维异构资源协同调度、适应恶劣环境的便携式装备设计以及“感-传-用”一体化智能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复杂灾害环境下5G智能应急指挥示范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发表论文2篇;执行期产值不小于2000万元。
(6)5G基站用高品质陶瓷介质滤波器研制与大规模量产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高品质滤波器陶瓷粉体的宏量制备和陶瓷滤波器的烧成工艺研究,突破5G基站陶瓷滤波器的粉体制备、致密化烧结、陶瓷金属化和滤波器件物理设计等关键技术。建成陶瓷粉体和陶瓷滤波器生产线,实现5G基站高品质陶瓷介质滤波器大规模量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建成陶瓷粉体和滤波器中试生产线、实现粉体日产量大于1吨、滤波器日产量大于1万只,良品率大于90 %;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7)基于3S+C技术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突破高速通信网络技术、云计算、兼容多源数据采集格式、数据协议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建立“卫星通导遥”一体化的网络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平台,建立应用于偏远无人区的林业巡护,30海里外海上安全运输,移动目标实时监控信息回传的通信网络保障。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在海洋、林业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300万元。
(8)面向多接入点的大容量长距离安全传输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围绕大规模高带宽应用的安全网络传输问题,开展基于区块链的跨域可信身份管理与认证技术、端到端加密路由策略、基于深度网络的流量检测与自适应策略生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高吞吐量,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通信平台,支撑大规模、高带宽、长距离、高实时的网络通信典型应用,形成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实施周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9)5G通讯用集总参数表贴环行器隔离器。
研究内容:突破铁氧体宽温下高温度稳定性技术、小型化集总参数器件设计技术、器件宽温匹配技术、中心导带高精度成型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出5G通讯用集总参数表贴环行器隔离器样品。提升配套工艺能力和生产能力,建成集总参数表贴环行器生产线。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年创造产值15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0)5G智能闭环音圈马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微型机械高精度结构设计和加工、闭环反馈芯片控制策略、马达驱动系统软硬件兼容性等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能耗低、对焦时间短、光轴偏移小、抗跌落等优势的闭环音圈马达机电系统,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扩大其在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实现核心器件自主可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实现产值不低于1000万元。
(11)高速率、超低延时5G工业互联网模组研发及产业化。
基于第5代移动通信NR技术,开展5G NR通讯模组的关键技术研究,突破5G NR通信技术、多载波聚合、多天线MIMO技术、多阶调制技术、极限温度工作、散热等关键技术,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超低时延、语音通话等功能,研制支持5G/4G /3G多模蜂窝通信模组。
考核指标:突破5G关键技术3-5项;形成产品不少于4款,终端产品应用于不少于10个不同行业;申请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大数据。
有关说明:大数据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特种设备条件下多源异构大数据技术及其在城市公共安全的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以特种设备为对象,研究多源异构大数据平台及其在公共安全的应用。对多感知设备的多样性数据源、异数据结构、特征值体系、数据范结构化、设备安全知识图谱、应用场景数据服务决策算法等研究。构建涵盖数据采集、清洗、特征值提取、数据融合、基于安全知识图谱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提供多应用场景数据服务的大数据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3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2)航空物流多源数据融合与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场海量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突破多源数据智能规则映射、数据加密认证接入、数据自动归一化处理、流式数据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运营共享平台,提高机场物流系统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机场运营保障决策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3)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突破语义WEB、机器学习、知识工程、知识发现、文本挖掘等关键技术,准确把握用户画像特征,创新用户分析与知识抽取方法,实现融合多种模型算法,可赋能企业深入分析洞察用户行为的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4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4)融合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国产软/硬件及自主研发的国产数据库引擎,研究索引与检索、高效数据存取、集群安全等技术,实现一站式数据管理;研究西方拉丁语系索引技术,解决中文精确检索效率关键问题;研究基于中间层的关系、文档、图数据联合检索效率,实现引擎层的多种数据索引结构的单语句融合检索 ,形成融合数据库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5)跨行业异构数据智能综合决策系统。
研究内容:围绕跨行业跨地域多元化集团精益管理的需要,研发数字化智能决策综合指挥平台,基于CWM规范统一数据标准研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实现跨行业数据的实时分析,构建精益生产知识图谱和资管风控模型,实现覆盖工业生产、特许经营等跨行业的企业精准决策和高效指挥。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4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6)多源多维多态信息融合的复杂数据中台研制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医疗信息的多源、多维、多态的复杂数据信息的信息抽取、数据关联、数据对齐、NLP引擎等关键技术,以统一的数据标准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多源异构大型数据中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7)农业大数据资产化管理及智能分析应用系统。
研究内容:基于农业大数据资产化管理,研究多传感器多维数据智能识别技术、数据特征提取汇聚及智能分析技术、构建农作物的数字化生长模型,进行农作物生长态势评估及智能预测;研发行业数据资产化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实现现代农业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8)面向多语种的全球前沿技术智能汇集与应用平台。
研究内容:突破多语种跨媒体知识抽取、人机协同翻译、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知识表示与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面向多语种的全球前沿技术智能汇集与应用平台,实现特定行业的科技创新技术与能力的主动发现与精准推荐等目标,进而研判技术前沿和热点趋势,为科技决策提供导向性支撑依据。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9)面向基因测序的大数据异构加速计算平台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针对基因测序的高速运算技术,形成基于FPGA的异构加速计算平台;以高性能FPGA计算单元为核心,对目前基因测序流程和算法进行重构,实现快速、准确、低成本、全国产的基因测序并行异构加速处理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0)自主安全核心交换机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下一代国产核心交换芯片产业化的应用,研制具有核心元器件全国产化、分布式架构、关键部件全热备、业务卡处理能力可扩展、高密度接口的新一代自主安全核心交换机产品,以满足金融、政府、国防和运营商等行业网络信息化建设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1)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新基建数据中心运营,部署区块链算力节点,研发智能IT运维管理平台,形成大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中心运维、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高效管理。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实现区块链算力节点部署;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大于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以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由雅安市科技局推荐并出具推荐函。
4.软件与信息服务。
有关说明: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天地一体智能化的灾害监测服务平台研发。
研究内容:突破灾害全时空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建立综合基于天地一体化的多层次立体观测、多层次多任务综合灾难识别、在线实时典型灾害数据分析、天地一体化综合仿真等多技术应用的灾害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动静结合、巡控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整体局部结合、仿真实时决策结合的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灾害立体监测。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款,开展行业应用示范≥2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2)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构建问题,构筑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集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科普与通识类在线课程、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人工智能教学实验课程、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具、教师培训服务、创新体验中心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5项;形成重点软件产品≥2款,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开展中小学应用示范≥2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3)面向自主可控通用软件智能化平台研究。
研究内容:实现在国产化软硬件平台下的一键式开发环境部署,构筑一套针对国产化软硬件平台的集通用软件开发工具包、智能化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可视化软件界面编程工具、通用软件框架于一体的智能化软件开发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重点软件产品1款;开展应用示范≥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4)教育大数据治理及数据共享应用生态构建服务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AI大数据质量动态评估及自动检测技术,实现数据质量报告自动解析及敏捷数据治理;研究基于私有区块链的大数据分布式共享及数据血缘追踪技术,实现全数据链路溯源;研究场景化模式识别的全域数据纠错及流程自动化技术,实现全应用生态的一体化纠错云服务。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开展应用示范≥2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5)细粒度CFD软件平台。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CFD软件存在的代码冗余、难扩展问题,采用插件式软件架构,研发细粒度CFD软件框架,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跨平台特性、维护升级方便,为细粒度封装CFD软件提供集成、测试服务,实现一个开放、共用的二次开发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2项;形成CFD软件1套,开展应用示范≥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6)退役军人智慧信息服务平台。
研究内容:针对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需求,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退役军人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退役军人事务协同融合、服务精准。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
注:该条指南可由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并由退役军人事务厅推荐并出具推荐函。
(7)新一代智能EPG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IPTV领域,研究基于RN架构、C/S架构的智能EPG动态布局&动态更新技术,突破动态模板构建、动态模板渲染引擎、模板无限动态组合、客户端热更新等关键技术,实现动态模板生成和渲染展示、模板定制化、EPG页面布局多样性、EPG内容聚合、全网内容热更新等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2款,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8)数字立体影像2D转制3D新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2D转制3D内容制作技术和3D内容应用技术,突破智能3D建模中数字内容的生成和轻量化制作关键技术(含基础建模、复合对象建模)、3D内容裸眼、3D显示优化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数字立体影像2D转制3D技术应用以及配套裸眼3D多屏融合播放终端产品研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款,开展应用示范≥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9)大型复杂装备设计/制造/运维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平台架构以及模型驱动的价值链协同和集成技术及规范,研发或集成数字孪生、异常模式识别、结果预测和闭环反馈等技术和系统,研发大型复杂装备设计/制造/运维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行业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10)服务多价值链的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
研究内容:面向汽车等规模化产业多企业为核心的多价值链企业群,研究基于价值链协同数据的数据空间及数据智能服务技术,开发基于数据智能的战略管控、智能决策或预测运行等服务构件,研发支撑多价值链数据智能服务的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执行期内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可以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11)支撑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工厂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大规模定制协同生产智能管控技术,开发基于数字孪生和模型驱动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研究销售预测、订单分解、智能排产等模型和算法,形成系列工业App;研发构建支撑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工厂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行业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2个,执行期内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12)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工业互联网边缘控制器。
研究内容:研究部署深度神经网络芯片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控制器,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运算与云端交互,在边缘侧协同工业云平台实现智能控制;研究边缘控制器的通用及专用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实现与人工智能库的集成,快速部署人工智能专用协处理器算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2个,执行期内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13)钒钛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钒钛产业创新资源数字化开放共享及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钒钛产业创新要素大数据资源池,研发创新资源与服务供需精准匹配算法,研发基于数字化、标准化的产业创新服务产品,建设具有模式创新的钒钛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建成钒钛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1个;建成钒钛产业创新要素大数据资源池1个;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实施周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4)物理仿真软件及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空间无缝拼接原理的无硬件限制大规模仿真算法、基于算法的多物理仿真技术、基于多物理仿真技术的自动设计技术和基于多物理仿真和工艺数据处理的生产流程优化技术研究,形成结合多物理仿真、工艺大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的数字孪生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形成多物理仿真软件平台;申请专利权、著作权10项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专业期刊论文3-5篇;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
装备制造领域:
1.航空与燃机。
有关说明:航空与燃机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自主研发中小功率燃气轮机燃烧室全温低压性能试验研究。
研究内容:以自主研发中小功率燃机为背景,在全温低压工况下,研究燃烧室各部件流量分配、压力损失,点火可靠性、高温冷却能力、出口温度分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燃烧效率等性能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完成燃烧室自主设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为下一步全温全压试验提供可靠支撑,为燃机高效低污染燃烧室成功开发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执行期内实现产值4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2)面向国产大飞机机头批产的信息化协同制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C919等国产大飞机机头批产的制造企业实现战略管控、智能决策与预测运营的需求,开展制造企业网络协同制造发展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突破产业链协作决策与管控、设计制造协同、物料齐套与自动排程等关键技术,形成国产大飞机机头批产的信息化协同制造平台并形成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国产大飞机机头批产的信息化协同制造平台,并在C919等国产大飞机机头批产中形成应用;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以上。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测试系统及再制造工艺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测试系统和修理工艺,突破燃油喷嘴关键测试技术、高温合金零件切割和焊接技术,实现燃油喷嘴再制造、检测的国产化,解决某型航发燃油喷嘴备件断供、维修件送修国外周期长、费用高的卡脖子问题和维修难题。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4)多机场终端区及场面一体化运行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多机场体系内的运行态势共享难、区域空域整体规划不足、各管制部门之间协同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展多机场终端区和场面联合运行体系架构研究,开展塔台运行智能化管控技术研究,研制多机场终端区及场面运行一体化管制系统。在成渝机场群开展协同运行示范应用,实现对机场群的场面、终端区运行控制水平的持续优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发表论文不低于3篇。
(5)基于数据挖掘的航空发动机修理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面向航空发动机维修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应用研究,建立零部件几何、装配参数与典型故障表征量关联数学模型,开发航空发动机修理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快速识别影响故障的关键参数,为修理过程控制提供依据,实现维修及试车数据综合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与性能相关性分析,发动机数值仿真等重要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在航空发动机维修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应用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
(6)民用飞机航空电子元器件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研究内容:基于IEC 62239 ECMP(电子元器件管理计划)标准,建设一套满足民机适航和航空电子质量要求的管理体系。对国产航电器件进行可靠性验证和适航鉴定,引导国产民用飞机电子元器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商用飞机航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设计制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在民机航电设备适航验证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不少于1个。
(7)新一代无人机光电探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无人机光电探测载荷轻量化、小型化、高性能的应用需求,研究基于光学多波段、多传感器的折反式共轴高集成度探测技术方案,突破多波段共孔径光学设计和图像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具有多波段、共孔径、长距离探测功能的高清晰无人机光电探测设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
注: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8)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环)高精高效数字化制造与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环)表面自动化抛光、表面光饰及整体叶盘(环)喷丸、精密高效数控铣削编程及程序二次开发、三维工艺、以及整体叶盘(环)高效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算法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技术和方法,突破整体叶盘(环)类零件数字化工艺及信息传递、表面完整性制造工艺、精度检测和评价等关键技术,实现整体叶盘(环)高效高精制造和准确可靠检测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产品应用示范不少于3个;技术应用示范生产线不少于1个;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
2.智能装备(含农机装备)。
有关说明:智能装备与农机装备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高频通信天线/PCB板敷形防护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氟碳化合物PECVD制备工艺、等离子体附着力增强技术、多传感器智能识别及工艺参数自动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基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的高频通信天线/PCB板敷形防护智能工艺装备,实现在高频通信天线/PCB板上沉积致密氟碳化合物防护层。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2)基于多能场实时监测切削加工状态的闭环智能数控刀柄。
研究内容:面向高端机床工具及切削系统,开展切削过程中切削力、扭矩、振动、温度等参数的在线采集、过滤及传输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切削振动状态智能监测、切削系统工艺评估与加工动态安全预警、刀具全生命周期监测与状态预测等关键技术,研发切削加工知识库和智能优化系统并形成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具备自学习功能的基于多能场实时监测切削状态的闭环智能数控刀柄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形成切削加工知识库和智能优化系统1套,形成自学习闭环智能数控刀柄产品1个,在2家以上企业完成典型零部件切削工艺的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耐环境高密封长寿命特种电连接器。
研究内容:面向核电或航天等行业,开展特种电连接器快速插拔结构设计、快速推拉自锁/解锁、特种环境防护设计、可靠性设计、高密封设计、虚拟仿真分析等技术研究,开展关键零部件制造、产品装配及质量控制、型式试验技术研究,研制出三种型号的新型推拉式特种电连接器产品并产业化,在核电或航天等重大工程中形成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4)絮凝剂智能加药设备研制。
研究内容:研制絮凝剂投加自动调节软件及装置、絮凝剂自动清洗装置,并通过图像识别算法、三轴姿态测定算法追踪絮凝变化过程,实现全自动调节和控制絮凝剂投加量,达到最佳投加效果,解决絮凝剂投加过量污染水体问题及投加不足引起水体浑浊的难题。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上。
(5)高速超宽幅在线表面瑕疵检测系统。
研究内容:针对超高速(不低于800米/分钟)超宽幅(不小于2米)检测的应用需求,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速超宽幅在线瑕疵检测系统研究,突破高速超宽幅在线检测系统中产品图像的高速无损放大、清晰校正成像等关键技术,研发先进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成套技术及设备,实现多种瑕疵的准确定位与分类,满足在线智能检测应用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开展高速超宽幅应用示范2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以上。
(6)高效高精结构件双头加工工艺及智能成套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VR、数据监控与采集技术的高精度结构件加工工艺及其成套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技术,突破高速电主轴和直线进给高精度驱动、加工工艺优化和智能数控编程、成套设备智能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高效高精结构件双头加工智能成套装备高效数字化管控和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技术应用产品不少于5款;高效高精结构件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不少于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
(7)大型薄壁铝合金构件搅拌摩擦焊智能加工装备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搅拌工具结构设计技术、搅拌工具(主轴)与智能工装集成技术、微小间隙空间三维曲线焊缝自动识别及跟踪技术、铝合金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技术研究,构建大型薄壁铝合金构件搅拌摩擦焊智能加工系统,实现空间三维曲线焊缝高精度、自适应、智能搅拌摩擦焊接加工及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在2类以上火箭燃料贮箱典型零部件开展智能焊接应用示范;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8)基于无源侦察定位的特种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一套无源侦察定位设备,帮助掌握准确的无源侦察目标信息和战场态势变化,实现对目标信号的分析、记录、方向测量等,为人工决策、目标分配、目标记录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产品1款;在决策辅助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9)复杂型面玻璃构件整体成型专用设备。
研究内容:开展面向飞机整体座舱盖玻璃、高铁机车挡风玻璃等大尺寸曲面玻璃整体加热成型专用装备研究,突破柔性智能成型-智能加热、基于“主加热+辅助加热”模式的高精度温度场控制,工件去应力控制、系统优化集成、自诊断与全机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实现大尺寸曲面玻璃整体加热成型高端装备的自主可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复杂型面玻璃构件整体成型专用设备3种,实现国产化替代;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以上。
(10)智能型工程机械电液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的多路阀电液控制及流量比例分配技术及数字仿真分析方法,研发出与负载压力无关的流量比例分配的智能型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多路阀及控制器系列产品,并形成智能型工程机械电液融合关键技术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2款智能型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多路阀及控制器新产品;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11)基于超精密微量加样技术的高速全自动生化分析装备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精密机械设计、智能化软硬件控制、智能化液路检测、精密光学检测等技术,突破超高速机械精准运动、超精密微量加样、智能液路故障检测与处理、智能异常识别、智能在线装载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轨道进样与调度的超高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支持多模块组合协同工作;达到高速(每个小时可进行2000个测试及以上)、智能、节约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取得产品注册证1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2)面向川藏铁路的高精度定位装备研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川藏铁路沿线山地灾害频发,且有大量高桥和隧道对卫星信号的影响,应用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移动通信、和MEMS传感器技术,研究多传感定位信息融合算法、多模卫星信号差分定位、异构导航模块组合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国产化低成本、高性能定位模组,研究与列控其他模块的集成技术,完成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实现基于北斗列车定位系统关键部件的验证评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形成多传感信息融合定位设备;在西部铁路线路开展示范应用2个;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3)玉米-大豆带状复种关键环节机具和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突破精量气吸式排种、仿形、电控驱动、播种施肥监测、补种等间作/套作播种关键技术;突破高地隙、小转向半径底盘与定位深施肥等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突破玉米分带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轻量化等收获机械关键技术,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条件下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5个重点创新产品;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机播和机收技术推广示范5万亩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14)小型多功能插电式农用作业车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小型多功能插电式农用作业车技术与作业模式。突破交-直流混合驱动、收布线策略与路径规划、能量管理策略、多功能农用电动底盘等关键技术;研制和集成多点动力输出、高可靠性插电接口、轨距和离地间隙连续调整、机具快速悬挂接口等机构和装置,实现普通动力电驱动的丘陵山区高适应性轻载荷农田作业。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3.轨道交通。
有关说明:轨道交通领域指南,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山地(齿轨)轨道交通齿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依托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齿轨交通等项目,研究区间齿轨结构参数及扣件系统关键技术、岔区齿轨及其转换系统关键技术,开展轮轨-齿轨过渡装置的方案设计、样品试制及性能试验,确定入齿过渡装置的关键结构及动力特性参数,实现山地(齿轨)轨道交通齿轨系统系列产品的设计、试制、试验及工程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重点产品3款以上;开展应用示范2项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2)自主可控新一代高铁“四电”集成综合智能平台。
研究内容: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研究高铁“四电”集成综合智能平台,将各专业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和处理,突破线路和系统之间的孤立关系,将异构信息孤岛及离散数据进行有效连接,通过综合智能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流通、设备统一监测,提供更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运维管理和用户体验。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8款以上;开展应用示范1项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大跨度公铁平层超宽幅钢箱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高速重载公铁两用超宽幅钢箱梁研制;超宽幅钢箱梁数字化制造、装配工艺及吊装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公铁平层桥面防气动冲击、防噪声、防眩隔离屏研发;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研制及疲劳控制技术;超宽幅箱梁裂缝智能检测机器人研制;公铁平层超宽幅钢箱梁无缝线路的设计及变形控制措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8项以上;开展应用示范1项以上;执行期内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4)广域环境高精度三维感知监视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对采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的高精度三维感知监视系统进行研究,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合成孔径差分干涉成像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宽带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宽带高增益天线的研究与设计、高速信号处理数字硬件的研究与设计、系统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等。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实现1个以上的应用场景示范。
(5)基于成渝400+高速列车重大工程减阻轻量化裙板关键技术研究及样件研制。
研究内容:面向成渝400+高速列车重大工程,开展裙板相关的先进连接、外形设计、耐碰撞、减振降噪、新型材料和服役全寿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突破声振耦合、刚柔耦合、流固耦合、传声和声辐射、撞击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形成减阻轻量化裙板产品并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款,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6)城轨交通车辆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大数据和模型双重驱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在运用、维护、检修等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建立精确城轨车辆模型、车辆故障模型以及故障预测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仿真计算,从而掌握车辆及其关键部件运用规律,进行故障识别与故障预测,实现故障早期预警、突变预警及寿命预测,减少过度维修,实现车辆状态修。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项以上;降低维修成本20%以上。
(7)满足国际先进标准要求的高端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发达国家相关国际先进标准和准入要求,以打造高端出口产品为目标,开展大功率交流传动控制技术、满足国际标准的轻量化高强度车体、满足国际标准的司机室噪音控制技术、满足高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能、满足高端客户要求的驾乘舒适性研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1款以上;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
(8)近断层地震区铁路车-轨-桥系统多级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西南山区近断层铁路桥梁,研究近断层地震区典型铁路桥上行车安全综合评判标准、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构件损伤限值与系统安全综合设计指标映射关系、基于行车安全的近断层区铁路桥梁减隔震技术、轨道抗震技术、列车行车安全防护技术,建立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多级设防组合减震技术及安全防控对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形成重点产品3款以上;开展应用示范2项以上。
4.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有关说明: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智能汽车专用高性能微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智能驾驶应用的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包括基于FPGA实现AI算法快速构建及优化、内核集成、算力与功耗控制、实车试验验证等关键技术;开展实车验证及示范实验,完成流片前内核优化工程。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开展实车验证,整车厂商试验应用示范≥10台;形成AI内核迭代优化设计规范1套,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2)氢能源物流车一体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氢能源物流车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主控五合一动力总成系统(主驱、油泵、气泵、配电、DC/DC)氢能源物流车(含冷链车、环卫车等)整车一体化控制策略,氢能源物流车生产可靠性研究,氢能源可集成整车控制功能,实现水循环系统、散热系统、高压上下电时序、充电时序等控制功能;防护等级研发应用在一体化控制上。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2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产品不少于3款;物流车配备自主知识产权控制部件,完成主控五合一动力总成系统技术研发;为物流车一体化控制研发提供先进的基础平台和测试方法;应用示范不少于100台;形成氢能源物流车系列化产品,样车3台;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1亿元。
注:该条指南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70MPa高压车载储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70MPa车载储供氢系统氢安全、工程化集成方法、氢气高压密封结构、功能与安全控制策略、储供氢系统关键数据氢气加注用红外通讯系统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70MPa车载氢系统的氢气安全加注、氢气安全存储、氢气安全供气、装车运行功能与性能的耐久验证、整车氢安全耐久性考核。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功能与安全性控制策略开发报告1份; 车载氢系统密封产品实现替代进口;形成氢系统产品不少于1款,执行期内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装车配套20台以上。
(4)空压轴承燃料电池发动机高速空压机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空压机多工况多目标正向优化设计技术;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空气动压轴承润滑承载机理、轴承设计与制造技术;空压机超高速永磁电机动态快速响应与转速稳定性之间的匹配技术;空压机系统检测与应用评价技术等。开发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工程样机。开展样机性能测试与应用评价。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以上,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研制燃料电池车用压气机工程样机3套。
(5)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化拆解、重组和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面向小批量多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研究电池包、模组、单体的快速检测和逐级分选技术、柔性低损拆解方法和高效自动重组匹配技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梯次利用电池系统安全预警技术和寿命管理技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制梯次利用电池云平台;开展梯次利用示范应用研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软著不少于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