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设计之都”建设专项设计领域储备课题的通知

时间:2016-06-21 浏览:33次 来源:

为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落实《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京政发[2014]11号)等文件,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现公开征集2017年“设计之都”建设专项设计领域储备课题。具体通知如下:
  一、支持原则
  1.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与“高精尖”产业规划布局,有利于新业态培育、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升设计之都品牌。
  2.需求明确,科技、设计支撑作用强,有较大影响力,具有产业化前景或示范效应,能够解决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点需求。
  二、支持方向
  (一)设计提升相关产业创新能力
  促进设计和相关产业融合,提高设计对产业辐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设计+制造。支持利用设计推动优势制造企业技术升级与孵化,在高精尖制造、智能硬件、集成电路等领域,强化设计对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设计融入制造业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个环节,发挥设计的核心贯穿作用,形成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模式。
  2.设计+民生。支持设计在公共交通、城市景观、公共设施、社区人居环境、休闲旅游及体育场所设施等城市发展领域创新应用;支持通过设计提升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示范项目。
  3.设计+消费。支持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新一代消费产品,利用设计创造消费、引领消费的示范项目。
  4.设计+生态。支持生态(绿色)设计,在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支持生态设计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等项目。
  (二)设计产业自身服务能力提升
  1.设计领域包括: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服装设计、时尚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规划设计、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展示设计及其他设计。
  2.支持设计企业增强设计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3.支持以新理念、新消费为引领,促进设计及产品交易;支持前景及成长性较好的设计创业类项目。
  三、支持重点
  1.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设计领域开展的前瞻性、先进性、适用性技术研发平台,设计服务能力提升、设计交易类平台建设。
  2.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基于科技手段实现设计成果转化或利用设计手段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优先在京津冀地区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
  3.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传统文化工艺(包括制造和建造技术)进行创新性提升和应用示范,以及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促进文化的传承应用。
  4.技术创新支撑的模式创新
  通过革新产品设计理念、丰富产品服务功能、承载文化内涵,提升用户体验,带动消费的产业化项目。
  四、支持方式
  1.以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直接补贴方式支持,自筹经费与科技经费比例原则上不小于2:1,经市科委按程序组织遴选后,择优支持。
  2.主要研究内容已获其他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课题),本次不予支持。
  五、申报条件
  1.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和条件。
  2.申报单位具有较强的研发设计基础和条件,有学术造诣高、组织能力强的带头人和相应的研发设计梯队。
  3.鼓励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共同申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4.课题应在2018年6月前完成,取得一定成果并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5.申报单位管理规范,业务及财务制度健全,符合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市科委无C级或D级不良信用记录。
  6.每家单位牵头申报不超过2项,参与申报不超过3项。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项;同期已承担2项市科技计划在研项目或课题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六、申报方式
  1.有申报意向的单位请如实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信息简表》(见附件1)、《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见附件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电子版。
  2.申报单位请于2016年7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的电子版压缩成zip格式压缩包,发送至联系人的电子邮箱,要求文件名称为“课题名称+牵头单位名称”。
  七、联系人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李文姬、王萌萌、费英杰
  联系电话:010-82002895、010-82005278
  电子邮箱:gysj2016@126.com

 

  附件:
  1.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信息简表.doc
  2.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科技发展处
2016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