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8-12-14 浏览:42次 来源:

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工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建设制造强省,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以创新、改革、开放、融合、转型为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提质量创品牌,着力推动融合发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河北速度向河北质量、河北产品向河北品牌转变,为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质量发展。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工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工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统筹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工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工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开放发展。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用足用好全球产业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空间等,强力实施精准招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充分激发自身潜力,推动河北工业跨越提升。

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加快开发区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

坚持绿色发展。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坚持保优压劣、保大压小,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建成全国新型工业化重要基地,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构建起以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集约水平高、发展模式新、能耗排放低、融合程度深、开放层次高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工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5%以上;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装备制造业第一支柱地位巩固提升,钢铁产业迈向中高端;企业结构明显优化,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超过5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0家,工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0家;区域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培育形成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0%以上建立研发机构,重点优势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两化融合指数在全国位次前进2位。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培育发展一批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水耗下降23%、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2%,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氮氧化物下降25%、挥发性有机物下降2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达到73%以上。

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率超过23%,工业类名牌产品稳定保持在1200项以上,提供一批高端高新高质的工业产品,不断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

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立足各地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错位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协同的原则,着力构筑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核心区、石保廊创新发展示范区、张承绿色发展示范区、秦唐沧沿海开放发展示范区、邢衡邯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示范区和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核、四区、多集群”的产业差异化发展新格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核:打造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核心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落实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构建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积极吸纳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严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坚持高端引领,瞄准当前处于国际前沿领域,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优先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药研发、基因工程、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电子材料、北斗卫星通信导航、信息安全、智能机器人、高端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面向未来,密切跟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超前布局、研发、储备一批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积极培育发展量子通信、太赫兹、区块链、未来网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疾病新药创制、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纳米材料、石墨烯、极端环境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到2020年起步区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四区:石保廊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石家庄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创新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加快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创新发展,成为引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张承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张家口市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承德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大数据、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型建材、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和冰雪运动装备等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打造冀北绿色经济新高地。秦唐沧沿海开放发展示范区,重点推进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唐山曹妃甸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唐山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沧州临港化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加快港口经济功能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沿海经济带,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秦皇岛市重点发展生命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深加工、海洋装备、旅游等绿色产业;唐山、沧州市重点发展精品钢、现代石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邢衡邯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示范区,围绕特色产业迈向中高端,做优做强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轻工、精品钢等特色产业;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局部强势和后发优势,重点建设邢台太阳能光伏、玻璃深加工、清河羊绒,衡水特色轻纺、功能材料、工程橡胶、玻璃钢,邯郸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和内联式发展互促并进。

多集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等新型工业化要求,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一批,支持清河羊绒、白沟箱包、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平乡广宗曲周自行车、宁晋电线电缆、孟村盐山管道、永年标准件、昌黎葡萄酒、定州体育用品等有影响力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实施升级改造,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发展一批,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企业入园进区,建立完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产业层次高、集约集聚水平高、绿色发展水平高,在国内具有转型升级引领作用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批,以生产整机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吸引和带动专业化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整机+配套+服务”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10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00个,培育30个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区)。

三、构建现代工业产业链体系

围绕优势产业,瞄准世界前沿,延伸产业链条,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打造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链、4个优势传统产业链和5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

(一)集中培植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1. 高端装备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智能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通用航空装备、先进工程与专用装备。突破一批关键工艺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开发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整机产品和装备,推进一批重大装备产业化,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京冀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推进廊保数控机床、唐山和廊坊香河机器人、光启新型转子发动机、沧州运河激光、保定长城汽车、沧州现代汽车、张家口领克汽车、石家庄通用航空和固安航空航天等基地园区建设,打造50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5%左右。

 

智能装备。加快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金属切削、特种加工、精密成型加工等高档数控机床,推进功能部件、数控装置的研发与产业化,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加强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焊接、喷涂、装配、洁净等工业机器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发展消防救援、空间作业、海洋、管道等特种机器人及无人机等智能运载工具,鼓励柔性机器人、网络机器人、共融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加强增材制造高性能材料研发与制备、产品设计优化、高质量高稳定性增材制造装备、高效复合增材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增材制造所需的建模、设计、仿真等软件工具的研发,建设增材制造平台,实施“3D打印+”计划,推动增材制造在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家电、模具、医疗、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应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继续巩固SUV、皮卡自主品牌整车优势地位,推动先进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研发,突破汽车轻量化、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先进电子电器等关键技术。重点推动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钛酸锂动力电池、石墨烯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新型锂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域。推动车载智能终端、高端传感器、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车辆协同控制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京冀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设。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350公里长编组中国标准动车组产业化步伐,鼓励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加快发展宽体城轨列车(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等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以及智能动车组及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指挥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承载系统、空调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进一步提升高速动车检测维修服务水平。

先进通用航空装备。顺应通用航空发展趋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发展通用飞机、超轻型飞机、公务飞机等通用航空产业,积极引进成熟机型,配套发展航空螺旋桨、直升机动力部件、航空电子系统设备、大型轴冷风机、固定翼通用飞机、直升机等飞行器整机与零部件产业,扩大运5B系列、小鹰500、海鸥300、赛斯纳208B等产品市场,推动初级教练机、双发涡桨飞机等研制和产业化,提升发动机短舱及支架、起落架护板等零部件配套能力。鼓励发展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业,培育发展通用航空培训、维修等服务业。

先进工程与专用装备。推动摊铺机、架桥机、盾构机等工程装备向高精度、大吨位、大直径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大型煤矿采掘装备、高强度冶金轧制装备、高效多能联合收割机、自动环卫清扫车等专用装备,鼓励企业建立运行监测平台,开展远程检测、远程诊断、远程维修、趋势预测等在线支持服务。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链条化、智能化、终端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通信产品与网络设备、大数据与云计算、高端软件、新型消费类电子等信息技术产业。依托比较优势,围绕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开展专题招商引资,深化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加强关键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高端软件研发和产业化,着力突破消费类电子整机产品发展短板,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努力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后发优势。加快推进廊坊新型显示、石家庄国家半导体照明、正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石家庄卫星通信导航、张承廊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基地园区和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现代通信和网络设备、新型显示两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产业集群。

 

新型显示。进一步提升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光刻胶、偏光片、光学膜(TAC)等新型显示基础材料工艺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引进发展高世代大尺寸玻璃基板、掩膜板、高端靶材、驱动芯片。加快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面板,大力发展手机平板屏、笔记本电脑屏、仪器仪表屏等中小尺寸面板。鼓励引进发展智能显示整机终端产品。加快发展半导体照明(LED)蓝宝石衬底、芯片、封装器件、智能灯具、显示屏等。积极开展激光显示、全息显示、柔性显示等前沿显示技术研发。

通信产品与网络设备。加快大尺寸碳化硅(SiC)晶片和氮化镓(GaN)晶片、功能陶瓷、导航及通信芯片、光通信器件、光机电集成微系统(MEMS)、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太赫兹关键器件、高端晶体振荡器等关键基础元器件研发与产业化步伐。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等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制造,大力度引进一批网络设备制造企业,重点发展支持IPv6的网络路由、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中继器、高性能网卡等通信终端产品。加快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等通信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发展嵌入式芯片、射频识别(RFID)、智能传感器和网络设备等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加快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北斗导航、窄带物联网(NB-IoT)、智能传感器的推广应用。

大数据与云计算。加快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挖掘、分析、应用、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研发,推动大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与产业化,开发一批大数据资源管理和创新应用平台,依托产业基地聚集发展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安全产品、软件产品。加快建设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开展京津冀交通、旅游、教育、大健康、环保等大数据协同应用示范。提升云服务能力,增强海量、高维度、异构数据高效安全云存储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具备语义、语音、图像、视频、生物特征等功能的新型智能云服务技术的研发。

高端软件业。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研发,支持发展一批面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急需的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培育引进一批软件开发企业。支持软件骨干企业针对网络共用服务、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升级,开发一批兼容IPv6的软件服务包、开发包及应用组件等。

新型消费类电子产业。引进发展面向运动、娱乐、社交等需求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音视频产品等新型终端,以及无人机、智能安防、智能仪器仪表等终端,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发展面向交通出行需求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导航、车载娱乐等智能车载终端。大力发展面向健康养老需求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庭诊疗设备、健康监护设备、分析诊断设备等智能医疗健康产品。

3. 生物医药产业。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重大药物产业化,创新发展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加快生物技术创新药、化学创新药、中药创新药和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临床需求量大的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开发,支持发展一批独家品种,推进原料药向绿色化、特色化、专利化发展;提升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新产品,不断促进产品、技术和质量升级,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推进石家庄生物医药基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

 

推进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抗体药物、多肽和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大规模细胞培养和表达技术。加快发展针对高致病性流感、疟疾、结核等重大传染病的疫苗,支持治疗性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新型疫苗,以及RNA干扰、基因治疗等药物和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加快针对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的重大疾病的化学创新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临床需求量大、新专利到期药物仿制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脂质体、脂微球等新型注射给药系统,速释缓控释口服给药系统和新型制剂技术。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挖掘经典名方、开发复方,大力发展新型饮片和中成药,推动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

创新发展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加快发展高场强超导磁共振、专科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等新型医学影像,高通量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产品,移动ICU急救系统、高端治疗呼吸机、血液透析治疗设备及耗材等治疗设备,开发植入介入产品和医用材料,加强远程医疗、精准医疗、个体化健康管理等医疗系统和智能化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家庭化、智能化、个性化,加快发展老年人、伤病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康复辅助产品,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产品中的集成应用,推动外骨骼机器人、照护和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智能轮椅、智能监测床、智能拐杖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加强传统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创新,形成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辅助器具。

4. 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面向重点应用领域未来发展需求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前沿新材料原始创新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推进电子信息、新型功能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航天乐凯新材料、中船重工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特种气体(肥乡)产业园、衡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承德泰航玄武岩纤维、唐山石墨烯、保定光启超材料等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电子信息新材料。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专用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照明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偏光片配套膜材料等信息技术材料,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材料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步伐。

新型功能材料。加快发展三氟化氮、六氟化钨等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特种电子气体,以及办公自动化耗材与静电粉末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家电、建筑、高速公路用粉末涂料等中端粉的规模化发展,推进金属粉末涂料、氟碳粉末涂料、丙烯酸粉末涂料和重防腐粉末涂料等高端粉的产业化进程。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提升高性能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熔纺氨纶、芳纶纤维、新溶剂绿色纤维素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水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

前沿新材料。在石墨烯、增材制造(3D打印)材料、高性能纳米材料、新型超导材料、超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积累,突破一批核心技术。

5. 先进节能环保产业。以高效、循环、绿色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新型绿色建材。加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业化与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化、网络化,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和再制造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建材绿色化、部品化、原料标准化,加强新型绿色建材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承德环保产业园、奥润顺达建筑节能技术国际门窗城、徐水水漆涂料、沙河玻璃、大城河间保温耐火建材等基地园区建设。

 

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加快高效低氮燃烧器、新型高效锅炉系统、智能配风系统等高效清洁燃烧设备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等新型高效电机的研发与产业化,鼓励推广采用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加大工业领域系统节能技术研发力度,鼓励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提升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水平。加快热电、钢铁、玻璃、水泥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推动余热余压跨行业协同利用和余热供暖应用。

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加快发展烟气治理、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设备,加强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催化剂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电机、发动机、变速箱等再制造产品发展。

新型绿色建材。加快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墙体材料、低辐射镀膜玻璃、新型节能门窗,开发推广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鼓励发展高端建筑陶瓷及智能节水卫生洁具,推广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水泥基材料及部品化建材。

6. 新能源产业。以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发展高效光伏设备、高端风电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积极推进核能氢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利用。加强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提升光伏发电技术及装备水平,推动风力发电装备大型化、智能化,输变电装备智能化、集成化,加快发展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推进储能装备产业化及前沿技术布局,打造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较完整新能源产业链。加快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邢台太阳能光伏、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邯郸氢能应用、哈电集团核岛设备等基地园区建设。

 

高效光伏设备。进一步提高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加快发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高强度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太阳能发电设备自动跟踪装置,配套发展光伏专用设备、太阳能供热装置,提升智能光伏系统设计集成能力,推动智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和规模化、多样化应用。

高端风电设备。研发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中小功率风光电一体化产品,突破发电机增速器、主轴及轴承、新型传动、风机叶片、变桨控制、安全防护等技术,加快发电机高性能控制、基于大数据的风电场群智能运维装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综合试验检测、风电蓄能及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超特高压大容量输变电成套设备、直流换流变压器与控制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交流变压器及关键配套产品、特种变压器、高压特高压绝缘产品等,突破变压器出线装置、调压开关及灭弧装置、大型盆式绝缘子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流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等智能电网先进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鼓励发展柔性输变电设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设备、配电网成套设备,推动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储能、100MW级钛酸锂电池储能等电力储能装备研发与产业化。

积极推进核能氢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核岛补水器和热交换器、核级泵、核级管阀等高端装备,推进核电大型复杂管件关键制造工艺研发与应用。加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全产业链氢能产业体系,推进哈电集团核岛设备基地建设。

7. 未来产业。以技术引领、链式发展、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为主攻方向,超前布局、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和通信、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紧跟全球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引进一批国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创新应用,统筹推进战略性前沿领域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打造我省未来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构建以雄安新区为引领,中国·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冬奥智慧崇礼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多点支撑的未来产业发展布局。

 

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感知识别、知识计算、机器学习、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和服务平台,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以及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图像识别、知识处理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应用。

下一代互联网和通信。突破区块链、网络过渡、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网络安全等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太赫兹、大容量数据传输及海量存储、新一代基站等设备。

生命科学。加快发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精准医疗、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等产业。

(二)优化升级4个优势传统产业链。

1. 钢铁工业。在减量置换、装备升级、布局优化的前提下,以产品精品化为主攻方向,做优做强汽车板和家电板,加快发展优特钢,大力发展钢材产品精深加工。鼓励钢铁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开发优特钢新品种,优化钢铁产品结构;大力推动钢铁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用钢产品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钢铁工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建设曹妃甸、渤海新区沿海临港精品钢铁产业带。

 

汽车和家电用钢。进一步优化升级汽车板和家电板,加快高强汽车板、高端家电板研发与产业化,不断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推动钢铁企业与汽车企业和家电企业融合发展。

优特钢。做优做精高速工具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电工钢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用钢;围绕汽车、造船、高端装备等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开发装备用钢材新品种;推动高品质特殊钢,大截面、高均匀、高性能模具钢,高性能冷轧辊用钢,钒钛高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钢材精深加工。推动钢铁工业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用钢产品延伸,加快发展高强度机械结构件、高端轴承、紧固件、汽车冲压件、汽车用锻件等机械制造配套产业;鼓励发展钢结构预制构件、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钢制容器、通信铁塔、管道管廊等建筑配套产业;延伸发展高品质消费类钢制品,重点发展高压锅、铸铁锅等钢制炊具,高档不锈钢餐具器皿,拐杖、康复床等养老康复类系列产品。

2. 石化工业。以园区化、精细化、链条化、循环化为主攻方向,构建以原油加工为源头,烯烃、芳烃为下游,精细化工和终端应用产品为延伸的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向园区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石油化工炼化能力,突破制约下游有机化工发展的烯烃、芳烃(PX)等基础化工空白,补齐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推进化工工艺装备水平提升和产品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化工材料,加快推进化工材料在整机产品领域的产业应用,鼓励开发高端化工制品。加快推进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渤海新区合成材料基地、徐水水漆涂料基地建设。

 

石油化工。鼓励支持发展烯烃、芳烃(PX),加强催化、加氢等关键技术研发,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推进碳一化学品、粗苯加氢精制工艺装备水平提升和产品升级。

精细化工。推动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以及清洁油品、高性能润滑油、特种沥青、水溶性肥料、高效低毒环保农药、新型高效水处理材料与药剂,超净过滤、高效气固分离材料,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固化脱除、环保用纳米材料及药剂、绿色环保型涂料等绿色石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延伸产业链。推广建筑水基涂料,加快推进化工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整机产品领域的产业应用,鼓励开发高端化工制品,支持发展绿色、安全、环保型医疗用品、包装材料、生活用品、装饰用品、新型建材、工程器具等终端产品。

3. 食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的食品消费需求为主攻方向,在改造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功能性食品、养生保健食品、方便休闲食品。积极推动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支持骨干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引领,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质量安全;鼓励食品企业根据食品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加快推进衡水工业新区现代食品产业园、隆尧东方食品城、邯郸天然物提取、怀涿昌抚卢葡萄酒和环京津乳制品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功能性食品。推动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色酸乳、巴氏杀菌乳等高端乳制品,鼓励骨干企业建立稳定可控自有奶源基地,加强质量和品牌培育,重振河北乳制品强省。

养生保健食品。鼓励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天然物提取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方便休闲食品。积极发展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的方便休闲食品,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开发风味多样、营养强化的方便面、速食粥、方便米饭、营养麦片、糕点、糖果等。

4. 纺织服装工业。以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终端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档面料、家用纺织品和服装、产业用纺织品,打造纺织服装时尚产业。适应养老、运动休闲等消费升级需求,支持开发健康舒适、绿色安全、易护理等功能性纺织品;适应健康养老、环境保护、应急和公共安全等重点应用领域需求,支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种。充分挖掘消费热点和需求盲点,扩大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中高端纺织服装产品供给。支持设计创新,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加强产品形态、产品功能、生产流程及消费体验等各环节创意设计,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由代工贴牌为主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加快推进石家庄常山纺织基地、衡水服装产业园和高阳纺织、宁晋纺织、磁县童装等纺织服装基地园区建设。

 

高档面料。加快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支持新型纺纱、智能化纺纱、数控无梭织造等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发展精品纱线面料,提高精梳高支、高品质纱线、多种纤维交织、提花面料等,提高毛纺面料的轻薄、舒适、易护理性能,提升天然纤维织造质量水平,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

服装和家纺。推进产业模式创新,推动服装和家纺创意化、特色化、差别化、个性化、时尚化发展,培育以品牌、质量、设计、服饰文化为核心的家纺和服装新优势。鼓励支持服装、家纺、针织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由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

产业用纺织品。加快汽车滤清器、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用途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开发应用,积极推动高性能滤布的产业化,加快发展纺织基过滤材料和土工纺织材料等纺织品。支持发展针对老年多发性疾病的康复、缓解和护理类功能型纺织品,鼓励发展具有环境感应功能的纺织品以及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鼓励支持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紧急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公共安全和卫生事件用纺织品研发与产业化。

围绕推动传统产业增优势、创品牌、提质量,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选择我省集群效应明显、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裘皮、皮衣、箱包、灰铸铁炊具、梳子、体育器材、自行车、家具、日用陶瓷、工艺玻璃、丝网、玻璃钢、暖气片、家电、工艺美术、乐器、保险柜、洗涤用品、葡萄酒、饮料、白酒、香业等一批在终端消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品,通过“设计+制造+品牌”,提升产品工艺技术和制造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营销模式,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精特新”名牌产品和“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品区域品牌。

(三)发展5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

1. 工业设计。围绕机器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家电产品、家具、康复器具、日用陶瓷玻璃、服装、箱包、皮草等重点领域,聚焦设计要素资源,集中攻关,形成一批工业设计创新成果。推动清河羊绒、安平丝网、香河家具、白沟箱包、河间沙河工艺玻璃、唐山陶瓷、曲阳石雕、平乡广宗曲周自行车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植入工业设计,打造“设计+品牌” “设计+科技” “设计+文化”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形成“设计+”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引进培育一批工业设计机构,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谋划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国际设计生态城、石家庄工业设计创新园、秦皇岛中瑞设计港和设计广场、北戴河设计廊、唐山工业设计园等重点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到2020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60家。

2. 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重点支持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全力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工业、旅游、医疗、文化、教育、交通等行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手机报等新型媒体,不断增加优质数字产品供应量。鼓励京津冀软件企业在我省共建软件产业园,加快推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石家庄动漫产业基地、保定中关村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中国(大厂)移动游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3. 电子商务。工业电商,支持大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面向行业用户的采购销售需求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服务,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在线采购、销售、服务等第三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电商,深化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邮政等社会资源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工作,推进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建设。跨境电商,加快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慧物流等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平台、园区和公共海外仓,大力推广“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向综合保税区集聚,支持石家庄围绕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申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4. 现代物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完善秦皇岛、唐山、黄骅港口集疏运体系,优化港口功能,培育壮大临港产业,以临港产业带动腹地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空港、高铁枢纽经济区,促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支持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完善集疏运设施,构建“一单制”多式联运体系;鼓励和支持建设多规合一、产城融合的标准化物流园区,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高效物流设施网络。应用供应链理念和技术,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升流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加快构建“互联网+高效物流”智能化协同服务体系。鼓励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采用智能化物流装备和立体仓储设施,提升物流的计划、调度、运作和监控能力;支持制造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外包服务合作,推动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支持石家庄、邯郸等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物流信息服务基地。

5. 工业旅游。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深挖工业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工业的文化传承、产品塑造、业态提升、环境改善、品牌传播等综合作用,充分注入旅游、商贸、艺术、会展等理念,利用开滦煤矿、唐山南湖、京张铁路等工业遗址遗迹,建设工业遗产主题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工业博物馆等,加强主题酒店、文化创意街区和休憩商业空间等的开发。加快推进省内机械、化工、酿造、食品、医药、轻工业等领域的优质特色企业与旅游融合,继续支持开发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塑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结合新能源开发,在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地推进风电主题公园、光能太阳城、低碳公园等的建设。引导保定长城汽车、石家庄中航石飞、曹妃甸工业区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加大对旅游房车、旅游小飞机、邮轮游艇、观光缆车、游乐设施的研发生产,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饭店游船专用产品。

四、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一)提升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吸引京津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在冀设立分支机构或技术孵化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每年培育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000家以上工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千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计划,每年开发10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新技术。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大智移云”、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和生物医药等技术创新专项,围绕精品钢、汽车、动力电池、大数据、新型显示、现代通信、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培育建设10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继续实施千项技改工程,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产品高端化为方向,研究制定技术改造升级路线图和投资导向目录,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围绕提升优势产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性能,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开展攻关和应用。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聚焦产业重点,每年支持一批亩产效益高、带动作用强、对结构调整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责任单位: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政府)

强化人才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元制”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制造业“高精尖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海内外创业创新型人才引进,鼓励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政府)

(二)推进融合发展。

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引导企业开展离散型、流程型智能制造,建设300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围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建设100个“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机器人+”计划,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等关键岗位,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推进“军转民”,加强与军工集团、部队院校合作,实施一批军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推动“民参军”,鼓励民口配套企业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保障和军工物资供应任务,编制“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目录。推动军民资源互通共享,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共享,支持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发布省级新一轮军工重大实验设施、设备仪器等开放目录,支持军民两用关键技术研发。谋划建设50个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构筑环京津军民融合产业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国防技工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服务外包,鼓励企业剥离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商贸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制造业企业采用服务外包,培育一批服务外包示范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在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行业打造一批供应链创新示范企业。支持企业拓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系统运行维护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支持大型装备企业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提供一体化的产品设计、方案咨询、系统设计、成套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成套服务,引导企业面向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承揽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交钥匙工程。鼓励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融资租赁业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

(三)深化“三品”行动。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加快工业标准和质量提升,推动工业产品迈向中高端。强化标准引领,支持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深入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完善质量追溯制度,加强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树立70家质量标杆企业,培育80家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持续推进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打造一批河北工业“百年老店”和“中华老字号”。(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市政府)

(四)开展精准招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开放合作。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园区为载体,围绕产业链条开展精准招商。加强国际合作,以世界500强等国际知名企业为目标,鼓励省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技术,加快建设一批中外产业合作园。加强国内合作,积极引进央企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等战略投资者,继续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深圳工业园等国内高端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一批高端高新项目。(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政府)

(五)推进绿色发展。

坚定不移压减产能。落实“十三五”产能压减各项任务目标责任,坚持保优压劣、关小促大,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以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为重点,强化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鼓励先进企业重组并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通过质量引领、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有计划地引导企业向优质高端发展。有力有序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兼并重组、债务重整、破产清算。

强化环保倒逼作用。严格落实特别排放限值,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环保达标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取缔,对环保不达标企业,先停后治、限期整改,对逾期的不达标的企业实施关停,腾出环境容量支持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实施绿色化改造,在钢铁、焦化等高污染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重点用能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批能源管理中心。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危废。开展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按照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创建一批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安全监管局、省质监局,各市政府)

(六)强化要素支撑。

加强资金支持。统筹省级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支持,推动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加快运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技改、新型显示产业等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各市政府)

强化金融支持。深入开展产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对高端高新产业和产品给予优先支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动产、股权等抵质押担保业务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租赁、票据业务等新型担保产品及服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建立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省内新产品推广保险补偿机制。(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各市政府)

强化土地保障。重大工业项目优先给予建设用地保障。建立完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投入产出效益,鼓励企业退城入园、转型发展。(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

(七)降低企业成本。开展降费减负专项行动,落实“降税减证提标”三项措施,支持制造业升级发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行政性收费有关政策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坚决取缔清单外的乱收费项目和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整顿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清理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环节中介服务以及行业性、区域性保护。合理降低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等企业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有效降低公路收费标准、通关费用等物流成本。(责任单位: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金融办、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石家庄海关,各市政府)

(八)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削减不合理的前置审批和许可,继续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简化工业产品市场准入前置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建立完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联系服务机制,完善规划、环评、能评、安评、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建立以用地、税收、产出、能耗、排放等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对工业企业的综合评价。用活环境容量和能耗总量指标,优先保证转型升级重大项目需求。加强与京津政策协同,开展异地监管试点,建立完善与京津产业转移收益分享机制。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作用,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责任单位:省编委办、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工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安全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各市政府)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我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履职尽责,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定期调度、统计监测、绩效评估、监督考核机制,纳入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推动转型升级的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