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邢台市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17-05-12 浏览:92次 来源:邢台农业信息网

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现提出今年玉米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玉米生产布局。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强化技术创新,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稳定玉米单产水平。
   (二)主要目标
   2017年玉米生产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压减籽粒玉米10万亩,重点调减西部丘陵山区及黑龙港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全市籽粒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到510万亩,单产水平保持在490公斤,总产25亿公斤左右。同时,结合草食畜牧业生产,在宁晋、威县、大曹庄、隆尧等县(区)积极示范推广“粮改饲”模式,青贮玉米发展到15万亩。
   二、实现玉米增产增效的途径
   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效益低下问题,要着力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广“一优三节四度四集成”,力争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确保农业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是:一是优化品种(一优)。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品种。二是节水、节药、节肥(三节)。节水灌溉、科学施肥用药,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三是抓好密度、整齐度、结实度、成熟度(四度)。扩行缩株,确保合理密度;把好播种关,提高整齐度;科学肥水管理,提高结实度;适期晚收,提高成熟度。四是集成“种、管、防、收”四个环节(四集成)。“种”即采用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管”即做好苗后化学除草、配方施肥、病虫绿色综合防治等田间管理;“防”即病虫害预警、综合防治;“收”即适期机收等。
   三、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一)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我市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以及近年来生产上不同玉米品种的表现,籽粒玉米推荐郑单958、登海605、蠡玉35、蠡玉86、中科11、伟科702、农华101等耐密植、生育期适中、稳产性好的玉米品种作为主导品种,积极示范裕丰303、邢玉11号、邢玉10号等新品种。
   青贮玉米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成熟期适宜、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青贮品质优、持绿性好、耐密抗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品种。
   (二)抢时早播
   我市夏玉米适宜播种期为6月10日~20日。麦收后要抢时播种,力争做到“当天收麦,当天播种”。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浇“蒙头水”,确保玉米出全苗、出齐苗,以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充分发挥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
   青贮玉米在规模化种植时,应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分期播种,以便实现适期分批收获。
   (三)精细播种
   播种时要匀速慢行,切忌高档快跑。播种机作业速度严格控制在每小时4公里以内,防止因漏播、跳播造成缺苗断垄。种植形式采用50~60cm等行距种植。推广精量播种技术,种子发芽率要保证在95%以上。
   (四)合理密植
   优化种植密度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要根据品种特性和生态、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一般掌握在4000~4500株/亩,高产田可增加到4500~5000株/亩。在增加种植密度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抓好田间防倒伏措施的落实。
   (五)及时化学除草
   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是玉米田苗后除草的关键时期。亩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100~120毫升或22%烟嘧磺隆•莠去津油悬浮剂100克,兑水30公斤,全田喷雾。
   (六)实施化控防倒
   收获籽粒的玉米在7~9叶期,喷施达尔丰、金得乐等生长调节剂,缩短玉米基部节间,促进健壮生长,防止后期倒伏。
   (七)搞好平衡施肥
   要注意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配合,搞好平衡施肥。玉米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8~20公斤、P2O5 6~8公斤、K2O 5~7公斤。全部磷肥、钾肥和40%的氮肥,在播种阶段作为基肥施入土壤,肥料要和播种行分开,以免烧苗。夏玉米追氮肥的关键期为大喇叭口期(全株展开叶片11~12片),将剩余的60%氮肥结合浇水一次施入。
   (八)酌情浇好关键水
   夏玉米生育期与雨热同季,对水分的需求高峰一般与自然降雨高峰期吻合,因此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灵活掌握,但必须保证玉米拔节期后至灌浆前期遇干旱及时浇水。尤其要特别注意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水分管理。降雨过多时,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后期天气干旱时,要浇好灌浆水。
   (九)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苗期应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粘虫、蓟马等虫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调整种植模式项目的早夏播玉米,要特别注意粗缩病的防治。
   (十)适期机收
   我市适时播种的玉米,在10月1日~5日收获比较适宜,要保证籽粒灌浆时间不少于50天。要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为实现玉米晚收、小麦适播创造条件。
   专用青贮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全株含水率平均为65%~70%,干物质含量达到30%以上。如以籽粒乳线位置作为判别标准,乳线处于1/2至1/3时适期机械收割。收获过早,则植株含水量高、干物质低;收获过晚,则酸性洗涤纤维增高、消化吸收率降低,同时因水分降低,不易压紧,导致青贮发霉变质,品质下降等。收割后及时运到加工地点,尽可能做到当天收割当天加工贮存。
  

201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