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18-07-13 浏览:110次 来源:

冀制强省办〔2018〕8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工作要点》已经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6月23日

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冀政办字〔2018〕62号),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优化发展环境,通过自创品牌、自我设计与合作制造,推动河北服装产业由代工生产为主向“设计、品牌、制造”三位一体转型,我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良好起步。

(二)工作目标。完成7大特色产业集群和5个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力争培育一个服装设计师孵化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引进1家知名服装设计机构和50名服装设计人才,建设4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3家绿色工厂。评选并向社会推荐“河北省十大服装品牌”“河北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到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到85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50亿元,比2017年增长10%以上。

二、打造先进服装制造高地

(一)发展智能制造

1. 支持服装企业以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对完善产业链条的部分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2. 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以上,逐步打造形成绿色供应链条。

3. 支持重点服装企业建设信息数据云平台,提高企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建成3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二)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4. 支持重点企业建设人体测量数据库,加快制定服装号型标准,利用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共享共建。

5. 选择5家有基础的服装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引导服装企业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规模化定制转变。

(三)培育服装产业集群

6. 清河羊绒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

7. 辛集市加大与皮革研究院的合作力度,推广皮革鞣制新工艺新技术,力争新工艺新技术普及率突破80%。

8. 肃宁县和枣强县大营镇强化毛皮品质检测,规模以上毛皮及裘皮服装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9. 宁晋县组织与欧洲设计机构开展对接对标,学习其前沿设计理念,力争引进1家欧洲知名服装企业或设计机构。

10. 张家口万全区实施境外招商,力争引进1家欧洲冰雪运动品牌企业。

11. 磁县启动建立童装原辅料检验检测体系,为打造绿色品牌童装提供保障。

(四)建设服装创意园区

12. 雄安新区围绕高端高新产业定位,规划发展“创意设计+自主品牌”时尚服装产业,支持引进或建设时尚创意设计机构。

13. 石家庄市组织开展与深圳、北京等地设计资源深度对接,依托金指数国际广场谋划建设服装设计孵化基地。

14. 衡水工业新区服装产业园、廊坊永清国际服装城、沧州东塑明珠服饰文化产业创意园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各开展不少于2次的国内外精准招商,特别做好承接北京及雄安新区服装服饰产业转移的准备,力争承接一批服装服饰企业入驻。

(五)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15. 鼓励服装产业集群所在地组织服装制造企业、设计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基地、园区等建立合作机制,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分行业分区域成立服装产业联盟。

16. 组织冀深纺织服装产业间的合作,促成两省市服装行业协会实施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冀深纺织服装产业链B2B+O2O共享经济平台,2018年由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先行在深圳建设,构建基本框架,制定运行规则。河北省纺织与服装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全省纺织服装企业调查,为合作建设共享经济平台做好准备,各市也要摸清纺织服装行业底数。

三、提升服装设计创新能力

(一)创意设计引领

18. 开展省级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企业评选,拟评选10家服装企业为省级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企业。

(二)引进设计机构和人才

19. 创建宽松有利的环境,鼓励国内外优秀服装设计机构、设计人才来冀创业,力争引进设计人才30名以上,引进1家国际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公司)入驻河北。

20. 支持服装企业向服装设计机构购买设计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共同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服装设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1 开展“百家服装设计机构入园入企”活动,组织省内服装企业与深圳等地服装设计机构开展2次大型对接交流合作活动,争取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三)培养服装设计人才

22. 评选“河北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并广泛宣传。

23. 发挥省纺织与服装行业协会设计师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组织不同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邀请国内外专家,分类别开展服装设计人才专业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150人次。

四、培育知名服装品牌

(一)培育优势品牌

24. 支持各个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分批次组织不同类别的服装特色优势企业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知名服装品牌企业对标学习,提高企业品牌意识。

25. 邀请品牌咨询机构对我省重点服装企业进行问诊把脉,指导企业制定自主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创新体系,力争3家服装企业初步建立自主品牌创新体系。

26. 启动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建设河北服装品牌形象展示店、广告牌工作,支持我省自有品牌服装企业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统一形象展示店。

27. 鼓励企业取得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二)引进知名服装企业

28. 支持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瞄准世界和国内知名服装制造企业及服装设计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组织招商活动不少于3次,力争引进2家知名服装企业或设计企业。

(三)打造“快时尚”服装品牌

29. 借助深圳等地服装设计资源,梳理整合现有产业链,结合我省实际,着力打造“快时尚”概念服装品牌。

30. 打造1-3个具有河北特色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快时尚”概念服装品牌。

(四)借助展会做响“河北服装”

31. 组织评选“河北省十大服装品牌”并通过时尚深圳展等渠道广泛宣传。

32. 组织重点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和知名服装设计师,组团参加“时尚深圳展”,提升河北服装品牌市场影响力。

33. 继续办好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中国(辛集)国际皮革博览会、中国·辛集国际皮革时装周、肃宁国际皮草文化博览会、阳原国际毛皮文化节等专业展会,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五)打造区域服装品牌

34. 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建设服装服饰名品展示窗口、特色服装服饰文化博物馆,打造地域名片。

35. 支持特色服装产业集群确定固定场所举办时装展览和新品发布,推动区域服装品牌建设。

五、落实保障措施,形成服装产业推进合力

(一)落实财税支持政策

36. 省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列支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装产业走“设计、品牌、制造”三位一体转型之路。

37. 对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服装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8. 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出口信保保费补助等政策。

(二)加大引资引智力度

39. 鼓励省内服装企业引进院士和“千人计划”专家。

40. 支持省内服装企业引进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符合省“百人计划”和科技英才“双百双千”推进工程引才条件的,优先推荐入选。

(三)严格督导考核问效

41.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7月15日前制定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方案》要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人员。要及时报送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

42. 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推进措施实施清单管理,定期调度通报,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情况通报,并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市工业发展年度考核范畴。

附件:2018年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18年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限
1支持服装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对完善产业链条的部分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省工信厅12月底前
2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打造绿色供应链。

省工信厅

省环保厅

12月底前
3提高企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建成3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省工信厅

各市政府

12月底前
4选择5家有基础的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

省工信厅

各有关市政府

12月底前
5清河羊绒产业集群争创工业和信息化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

清河县政府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6辛集市推广皮革鞣制新工艺新技术,力争新工艺新技术普及率突破80%。辛集市政府12月底前
7肃宁县毛皮及裘皮服装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沧州市政府

肃宁县政府

12月底前
8枣强县大营镇毛皮及裘皮服装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衡水市政府

枣强县政府

12月底前
9宁晋县引进1家欧洲知名服装企业或设计机构。

邢台市政府

宁晋县政府

12月底前
10张家口市万全区引进欧洲冰雪运动品牌企业1家。

张家口市政府

万全区政府

12月底前
11雄安新区加快编制服装服饰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企业加快建设时尚创意设计机构。

雄安新区管委会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12石家庄市依托金指数国际广场建设服装设计孵化基地。

石家庄市政府

新华区政府

12月底前
13衡水工业新区服装产业园、廊坊永清国际服装城、沧州东塑明珠服饰文化产业创意园加快编制发展规划,各开展不少于2次的国内外精准招商。

衡水市政府

廊坊市政府

沧州市政府

11月底前
14组织开展全省纺织服装企业调查,摸清纺织服装行业底数。

省纺织与服装

行业协会

各市政府

10月底前
15鼓励服装产业集群所在地组织服装制造企业、设计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基地、园区等建立合作机制,融合全产业链资源,分行业分区域成立服装产业联盟。

石家庄、邢台、衡水、沧州、廊坊、张家口等

市政府

12月底前
16开展省级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企业评选,拟评选10家试点企业。省工信厅12月底前
17引进知名服装设计机构1家、服装设计人才30名。

各市政府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18组织2次省内服装企业与深圳等地服装设计机构对接合作。

省工信厅

各市政府

12月底前
19组织开展河北省服装设计大赛,评选“河北省十大服装品牌”和“河北省十佳服装设计师”。

省纺织与服装

行业协会

省工信厅

各市政府

8月底前
20开展服装设计人才专业培训,力争培训150人次。省工信厅10月底前
21组织特色优势企业赴国内外学习对标,提高企业品牌意识。

省质监局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22邀请品牌咨询机构对我省重点服装企业进行问诊把脉,指导企业制定自主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创新体系,力争3家服装企业初步建立自主品牌创新体系。

省质监局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23启动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建设河北服装品牌形象展示店、广告牌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

省工商局

12月底前
24引导和支持3家以上服装企业开展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

省工商局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25组织开展3次以上国内外精准招商活动,力争引进2家以上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或设计企业。

省商务厅

省工信厅

各市政府

12月底前
26打造1-3个具有河北特色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快时尚”概念服装品牌。

各市政府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27组织重点纺织服装企业组成“河北展团”参加“时尚深圳展”。

省工信厅

各市政府

7月底前
28建设服装服饰名品展示窗口、特色服装服饰文化博物馆,选择固定场所举办时装展览和新品发布的特色服装产业集群,并在区域服装品牌建设上取得较好效果。

产业集群

所在地政府

省工信厅

12月底前
29办好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

邢台市政府

清河县政府

11月底前
30办好中国(辛集)国际皮革博览会、中国·辛集国际皮革皮草时装周。辛集市政府10月底前
31办好肃宁国际皮草文化博览会。

沧州市政府

肃宁县政府

10月底前
32办好中国·大营皮草交易会。

衡水市政府

枣强县政府

10月底前
33办好阳原国际毛皮文化节。

张家口市政府

阳原县政府

10月底前
34省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列支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加大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省工信厅12月底前
35对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服装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省地方税务局12月底前
36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

省人社厅

省财政厅

12月底前
37落实出口信保保费补助等政策。

省财政厅

省商务厅

12月底前
38鼓励省内服装企业引进院士和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的,符合省“百人计划”和科技英才“双百双千”推进工程引才条件的,优先推荐入选。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12月底前
39各市、县(市、区)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人员,实施清单管理。

各市、县政府

省有关部门

7月15日前
40对推进措施实施清单管理,定期调度通报,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情况通报,并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市工业发展年度考核范畴。省工信厅全年